相较而言,钢铁行业去年及今年上半年盈利状况及现金流较好,绝大部分钢铁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与营收形成匹配。上述数据并不足以完全表明钢铁行业去产能迫切性不及煤炭行业,但至少可以反映出,在与去产能进行博弈的时候,钢铁行业回旋的余地更大,这就不难理解,当钢价出现反弹时,原本已经停产的钢企马上复产。
还有一个值得留意的细节,是钢铁行业的去产能的结果,往往是拆了高炉或者去了生产线,但比较少听到的是某钢企被直接关停。结果是,可能高炉被拆了,换来的是另一种产量更高的高炉。而煤炭行业的去产能,则直接反映在将整个工厂全部关闭。
例如江西省公布,2016年全省关闭退出煤矿205处,退出产能1279万吨。因此有一种说法,钢铁行业当前的去产能,是去落后的产能,还未进入到去过剩的产能的阶段。钢铁和煤炭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,其发展动态都有着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的效应。
钢铁业大重组发布日期:2016/07/22历时2年多,中钢集团的重组方案即将尘埃落定。这份包括债转股在内的重组方案获批,意味着,时隔17年后,国内新一轮债转股正式破冰启动。据财新20日消息,中钢重组方案已于近日获批。
据此前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,该方案涉及中钢集团与几十家谈成的减债、展期、债转股等条款,方案中债转股的比例约占机构的一半,展期的部分时限为6年。但中钢未就此消息做任何回应。一位不愿具名的消息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:“上周听说快了,但目前为止还没看到批复文件。
钢铁行业过剩趋势未改自3月以来,月粗钢产量实现了连续5个月增长。从高频数据来看,粗钢产量的释放速度出乎市场预料,8月中旬,粗钢日均产量再次逼近230万吨/天的历史高位。而从月度粗钢表观消费量来看,整体需求处于下降态势。
截至7月底,钢铁行业退出产能2126万吨,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量的47%。除浙江等4个省份率先完成全年任务外,河北、辽宁等8个省份工作进度在10%—35%之间,而还有10多个省份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的工作则尚未实质性启动。为此,等确定了“落实责任、落实措施、落实进度、落实奖罚”的四个落实策略,这迫使很多地方和企业纷纷将去产能的时间节点提前——由原先的四季度或12月到本季度。
去产能:钢铁产量却越去越多煤炭产量明显发布日期:2016/07/22作为推进供给侧的主要任务,钢铁、煤炭去产能,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。数据显示,截至7月底,钢铁行业去产能任务完成47%,煤炭行业仅完成38%,时间过半,均未能实现任务过半。
在去产能大潮中,钢铁和煤炭行业往往是被放在一起来说的。这两个产业本身确实有非常多的相似性,对经济的影响确实都举足轻重。但是细细观察会发现,两个行业有着完全不同的。例如,钢铁行业忙着兼并重组,宝钢和武钢的合并从6月份开始谋划,到近期渐趋明朗,合并的步伐明显加快。
而煤炭行业,自9月上旬,由于煤价疯涨,紧急召集数十家煤企召开煤价过快上涨的会议,并启动了煤价分级响应机制。一个奇怪的现象是,钢铁一直去产能,但产量却越去越多。据数据,1~8月份粗钢、生铁和钢材累计产量分别为53632万吨、46916万吨和75511万吨,同比分别下降0.1%、下降0.8%和增长2.2%。
扁钢市场行情有望呈现上涨趋势,贸易商和下游用户春节前拿货的想法将越发强烈。以上观点并非空穴来风,本网就2013年1月份行情走势做如下分析: 首先,从镍角度看。目前美国推QE3、QE4,将宽松政策进行到底;日本再推量化宽松政策,以刺激经济发展;欧洲为解决债务危机,除印钱减税基本无其他手段可言;中国元旦后各项贷款利率已下调,基建项目增多,推进城镇化发展,均势必将加大各项资金发放力度。因此宽松的货币政策,大量的流动性为全球扁钢价格上涨孕育了温床。 扁钢商家出货甚是困难,也不愿意贸然调价。另一方面,由于对于扁钢后市看法较为悲观,多是减少库存,尽量出货,以至于现在商家库存较低,规格不全,也难以涨价。目前,商家多是采取边进边出模式,在出货时还可以议价,型材不具备涨价调价,多是仍以稳为主。
近期型钢主导厂家马钢、莱钢、津西、日照等纷纷上调出厂价格,幅度在50-100元/吨,钢坯价格也小幅上行,型材价格稳中上涨,不过鉴于市场需求不佳,多数商家报价依旧平稳为主,个别商家低位有所拉涨。
国耀宏业钢铁有限公司位于经济开发区国耀宏业钢铁,主要生产销售 广西河池镀锌钢板等产品。我们始终坚持以客户为先,客户至上的服务宗旨,尽力为客户提供便利,竭诚为广大新老客户服务。我公司本着做商先做人的态度,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,努力做到质量好,效率高,价格优,服务棒。 公司以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为主流,树立务实、严谨、诚信的敬业精神,实行科学规范化管理,细化量化操作环节,推行岗位责任制。公司本着“市场为海,质量作帆”的经营理念和“和谐、关爱、发展、共存”的企业人文精神,真诚为新老客户提供好的产品和售后服务。